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,标签(Tag)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标签通常用于描述或组织信息,例如,将博客文章标记为“技术”、“编程”、“算法”等。在数据库中,标签通常被存储为文本字符串,并出现在表中的一个列中,用于搜索、过滤和分类数据。本文将介绍在数据库表中设计标签的原则和更佳实践。
1. 原则
在设计数据库表时,可以考虑以下原则。
1.1 定义标签表
有时候,多个表需要使用相同的标签,例如,博客、新闻和论坛都需要使用“技术”和“编程”等标签。为了避免重复定义标签,可以创建一个标签表,将标签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。
标签表通常包含以下列:
– 标签ID:唯一的标识符
– 标签名称:一个唯一的字符串,用于标识标签
– 标签描述:关于标签的额外信息
1.2 为每个标签创建一个唯一的ID
当一个标签出现在多个表中时,使用相同的字符串标识符可能会出现问题: 如果一个标签在不同的表中被写成大小写不同的字符串,或者包含空格或其他特殊字符,那么就会出现多个“相同”的标签,并使搜索和过滤数据变得复杂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可以为每个标签创建一个唯一的标识符(ID)。
这个ID可以是数字、GUID(全局唯一标识符)或哈希值。在标签表中,将标签字符串映射到标识符。例如,将“技术”映射到ID 1,将“编程”映射到ID 2,等等。
1.3 避免使用逗号分隔的标签列表
在一些应用程序中,标签存储在一个列中,每个标签之间用逗号分隔。这种设计会导致数据冗余和搜索效率低下。例如,如果要找到所有包含标签“技术”和“编程”的博客文章,就需要在这个列中进行模糊匹配。
相反,应该使用多对多关系表,将文章和标签表示为两个实体,并在中间建立一个关系表,用于存储标签和文章的对应关系。这个关系表通常包括以下列:
– 文章ID:与标签对应的文章的唯一标识符
– 标签ID:与文章对应的标签的唯一标识符
这种设计优点在于搜索和过滤数据时效率更高,并且可以避免数据冗余。
1.4 允许多个标签,并使用AND或OR连接
通常情况下,每个实体可以有多个标签。例如,一篇博客文章可能被标记为“技术”、“编程”和“算法”。在过滤和搜索时,可以使用AND或OR逻辑关系组合标签。AND逻辑关系指标签的交集,OR逻辑关系指标签的并集。
2. 实践
在实现标签功能时,应该考虑以下实践。
2.1 数据库设计
在数据库中,必须定义标签表和标签和实体之间的关系表。例如,对于博客文章,可以创建以下表:
– 博客文章表(BlogPosts):包括文章ID、标题、内容等列
– 标签表(Tags):包括标签ID和标签名称列
– 标签和博客文章关系表(BlogPostTags):包括文章ID和标签ID列
2.2 标签处理
在应用程序中,当用户输入标签时,应该在标签表中查找标签。如果标签存在,则返回标签的ID,否则创建一个新的标签并返回新的ID。
2.3 数据显示
在数据显示时,可以显示每个实体的标签列表。例如,博客文章可以在文章标题下方显示标签列表。
2.4 数据过滤和搜索
当用户使用标签过滤或搜索数据时,应该将搜索条件翻译为相应的SQL查询。例如,要搜索包含标签“技术”和“编程”的所有博客文章,可以执行以下查询:
“`
SELECT BlogPosts.*
FROM BlogPosts
INNER JOIN BlogPostTags ON BlogPosts.ID = BlogPostTags.BlogPostID
INNER JOIN Tags ON BlogPostTags.TagID = Tags.ID
WHERE Tags.Name IN (‘技术’, ‘编程’)
GROUP BY BlogPosts.ID
HAVING COUNT(*) = 2
“`
这个查询将返回所有同时包含“技术”和“编程”标签的博客文章。
在数据库表中设计标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,涉及到多表设计、模型规范等方面,需要注意多种因素。正确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可以避免数据冗余、提高搜索效率,并让用户更轻松地搜索和过滤数据,标签的设计与应用是数据库的一项重要实践。
相关问题拓展阅读:
现在需要一篇文章多个标签,而且能同时选择多个标签查出符合选中标签对应的文章,数据库应该怎样设计?
文章和关键多对多关系,没什么问题。只是应该想到如何支持动态的从文章提取关键字等。
加上distinct去掉重复的不就行了吗
如何合理和有效的进行数据库设计
通常情况下,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数据库设计的是否规范:
1)一是看看是否拥有大量的窄表
窄表往往对于OLTP比较合扰历适,符合范族李扒式设计原则
2)宽表的数量是否足够的少。
所谓的宽表就是字段比较多的表,包含的维度层次比较多,造成冗余也比较多,毁范式设计,但是利于取数统计
若符合这两个条件,我们可以说数据库设计的比较好.
当然这是两个泛泛而谈的指标。为了达到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要求,一般来说,需要符合以下五个要求。
要求一:表中应该避免可为空的列。
虽然表中允许空列,但是,空字段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数据类型。数据库在处理的时候,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。如此的话,就会增加数据库处理记录的复杂性。当表中有比较多的空字段时,在同等条件下,数据库处理的性能会降低许多。
所以,虽然在数据库表设计的时候,允许表中具有空字段,但是,我们应该尽量避免。若确实需要的话,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折中的方式,来处理这些空字段,让其对数据库性能的影响降低到最少。
要求二:表不应该有重复的值或者列。
如现在有一个进销存管理系统,这个系统中有一张产品基本信息表中。这个产品开发有时候可以是一个人完成,而有时候又需要多个人合作才能够完成。所以,在产品基本信息表产品开发者这个字段中,有时候可能需要填入多个开发者的名字。
如进销存管理中,还需要对客户的联系人进行管理。有时候,企业可能只知道客户一个采购员的姓名。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,企业需要对客户的采购代表、仓库人员、财务人员共同进行管理。因为在订单上,可能需要填入采购代表的名字;可是在出货单上,则需要填入仓库管理人员的名字等等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有多种实现方式。但是,若设计不合理的话在,则会导致重复的值或者列。如我们也可以这么设计,把客户信息、联系人都放入同一张表中。为了解决多个联系人的问题,可以设置之一联系人、之一联系人、第二联系人、第二联系人等等。若还有第三联系人、第四联系人等等,则往往还需要加入更多的字段。
所以,我们在数据库设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这种重复的值或者列的产生。笔者建议,若数据库管理员遇到这种情况,可以改变一下策略。如把客户联系人另外设置一张表。然后通过客户ID把供应商信息表跟客户联系人信息表连接起来。也就是说,尽量将重复的值放置到一张独立的表中进行管理。然后通过视图或者其他手段把这些独立的表联系起来。
要求三:表中记录应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。
在数据库表设计的时候,数据库管理员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,用一个ID号来唯一的标识行记录,而不要通过名字、编号等字段来对纪录进行区分。每个表都应该有一个ID列,任何两个记录都不可以共享同一个ID值。另外,这个ID值更好有数据库来进行自动管理,而不要把这个任务给前台应用程序。否则的话,很容易产生ID值不统一的情况。
另外,在数据库设计的时候,更好还能够加入行号。如在销售订单管理中,ID号是用户不能够维护的。但是,行号用户就可以维护。如在销售订单的行中,用户可以通过调整行号的大小来对订单行进行排序。通常情况下,ID列是以1为单位递进的。但是,行号就要以10为单位累进。如此,正常情况下,行号就以10、20、30依次扩展下去。若此时用户需要把行号为30的纪录调到之一行显示。此时,用户在不能够更改ID列的情况下,可以更改行号来实现。如可以把行号改为1,在排序时就可以按行号来进行排序。如此的话,原来行号为30的纪录现在行号变为了1,就可以在之一行中显示。这是在实际应用程序设计中对ID列的一个有效补充。这个内容在教科书上是没有的。需要在实际应用程序设计中,才会掌握到这个技巧。
要求四:数据库对象要有统一的前缀名。
一个比较复杂的应用系统,其对应的数据库表往往以千计。若让数据库管理员看到对象名就了解这个数据库对象所起的作用,恐怕会比较困难。而且在数据库对象引用的时候,数据库管理员也会为不能迅速找到所需要的数据库对象而头疼。
其次,表、视图、函数等更好也有统一的前缀。如视图可以用V为前缀,而函数则可以利用F为前缀。如此数据库管理员无论是在日常管理还是对象引用的时候,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对象。
要求五:尽量只存储单一实体类型的数据。
这里将的实体类型跟数据类型不是一回事,要注意区分。这里讲的实体类型是指所需要描述对象的本身。笔者举一个例子,估计大家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内容了。如现在有一个图书馆里系统,有图书基本信息、兆昌作者信息两个实体对象。若用户要把这两个实体对象信息放在同一张表中也是可以的。如可以把表设计成图书名字、图书作者等等。可是如此设计的话,会给后续的维护带来不少的麻烦。
如当后续有图书出版时,则需要为每次出版的图书增加作者信息,这无疑会增加额外的存储空间,也会增加记录的长度。而且若作者的情况有所改变,如住址改变了以后,则还需要去更改每本书的记录。同时,若这个作者的图书从数据库中全部删除之后,这个作者的信息也就荡然无存了。很明显,这不符合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的需求。
遇到这种情况时,笔者建议可以把上面这张表分解成三种独立的表,分别为图书基本信息表、作者基本信息表、图书与作者对应表等等。如此设计以后,以上遇到的所有问题就都引刃而解了。
关于标签数据库表设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来源地址:标签在数据库表中的设计原则及实践 (标签数据库表设计)
转载声明:本站文章若无特别说明,皆为原创,转载请注明来源:www.88531.cn资享网,谢谢!^^